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3日 更新时间:2013年09月23日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厦门经济】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 在我们日常见到的汽车里,小到雨刮器,大到马达,都因为一个叫“磁材”的新材料而变得更为轻便。“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与新材料息息相关,它们一直在改善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厦门市科技局局长沈灿煌对新材料的解析很贴切。
新材料的应用方方面面,我们虽然难以看到,却时时得益于它。作为生活中的“幕后英雄”,厦门新材料产业却发展迅速。从2008年到2012年,经认定的厦门市新材料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年总产值就从143.67亿元上升至446.68亿元,实现高速增长。“接下来的几年,新材料已成为最有条件超千亿的产业。”沈灿煌告诉记者,科技局经过多年的耕耘已经有良好的新材料产业基础,将在五年内实现超千亿产值。
厦门正在实施的“美丽厦门”行动计划,提出强化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而新材料产业则将为“美丽厦门”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政策大力推动 产业发展增速
走在厦门的街头,喷绘有“厦门市十城千辆新能源示范车”字样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已经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也正是在厦门新材料政策的推动下得以完成的。
2010年6月,厦门市被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批准为实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的试点城市。实际运营结果表明,混合动力公交车节油25%,污染物排放下降60%以上,且噪音少、易操作、乘坐舒适,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对改善我市空气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新材料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3年,市科技局明确厦门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2010年,厦门市科技局制定《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促进若干重点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在《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新材料产业中,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厦门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给予重点发展。
研发能力增强 创新带动行业发展
产业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助力,厦门钨业、宝龙工业等都已经成为新材料产业的创新主体。更值得一提的是,由厦门市科技局牵头,引进的中国惟一从事舰船材料研制和工程应用研究、构建了海军装备基本材料体系的军工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厦门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高端人才,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前景广阔。”七二五所厦门材料研究院副院长谢晓君告诉记者。2012年6月,七二五所注册成立了厦门材料研究院,今年9月11日,厦门材料研究院占地251亩的新材料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七二五所厦门材料研究院的各向异性黏结NdFeB永磁材料及其器件制备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同时,厦门已经形成了以钨材料、铝箔、新能源材料、稀土材料、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功能橡胶、高性能纤维、特种玻璃、膜材料等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集中带。目前世界原钨消耗量的25%来自于厦门钨业,厦顺铝箔则是中国最大的薄规格铝箔生产商。
产业布局完善 五年内产值破千亿
对于未来的产业布局和战略规划,沈灿煌表示,未来三年,厦门市新材料产业在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发挥好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的特长和优势,着力打造基础研究集群、应用创新集群和产业化集群的战略布局,力争我市新材料产业在五年内突破产值千亿元。
展望未来,厦门市科技局将用七八年时间着力推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厦门材料研院建设,推进新材料新能源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推进建设先进材料创新设计平台、先进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新型金属精密基础件创新制造平台、能源转换材料创新研发平台、单晶体材料与元器件创新研发平台、生物交叉材料创新研发平台等,同时,实施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化攻关项目。着力推进实施高温合金精密构件产业化、轻质耐久镁合金构件产业化、低密度高强度有机构件产业化研究、各向异性磁性材料产业化、ITO显示材料产业化、信息基础单晶体材料产业化等。另外,新材料的十大产业集群也在积极打造,分别是钨、铝箔材料产业群、新能源材料产业群、稀土材料产业群、半导体材料产业群、特种玻璃材料产业群、功能橡胶材料产业群、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群、膜材料产业群、生物医药原料产业群以及精细化学品材料产业群。
通过实施一系列新材料新能源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攻关,预计到2021年———即建党一百周年,厦门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预计实现产值2000亿元,带动海西地区相关产值一万亿元。
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1.钨、铝箔材料产业群。
力争在五年内突破产值200亿元。
2.新能源材料产业群。
力争在五年内突破产值100亿元。
3.稀土材料产业群。
力争在五年内突破产值100亿元。
4.半导体材料产业群。
力争在五年内突破产值50亿元。
5.特种玻璃材料产业群。
力争在五年内实现产值150亿元。
6.功能橡胶材料产业群。
力争在五年内突破产值200亿元。
7.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群。
力争在五年内突破产值100亿元。
8.膜材料产业群。
力争在五年内突破产值10亿元。
9.生物医药原料产业群。
力争在五年内突破产值20亿元。
10.精细化学品材料产业群。
力争在五年内突破产值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