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更新时间:2013年06月27日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人事人才】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光豪 通讯员 王星乐)两岸职工该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能培训、创业带动就业……这些都是两岸职工界人士思想碰撞的“智慧火花”。
近日,2013’海峡职工论坛在厦门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200多名职工代表,围绕“推动更高质量就业、服务经济转型发展”这一论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现状
两岸都需更高质量就业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和冲击,海峡两岸都出现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下滑、外贸出口订单减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就业岗位的供应。与此同时,两岸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态势仍将持续,职工队伍素质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纪检组组长、书记处书记王瑞生表示,推动就业、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仅是当前两岸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共同问题,也是关系到两岸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竞技PK可取长补短
王瑞生表示,目前,两岸职工在技术技能、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充分的互补条件和巨大的合作空间。例如,大陆的职工队伍庞大,但高技能人才匮乏,技工的供需缺口较大;而台湾职工的科技研发能力相对较强,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职工数量少、工作资源有限的短板。两岸工会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组织开展职工间的技术交流和技能培训,做到优势互补,努力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他还建议,要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中国国民党中常委、海峡两岸劳工发展交流协会理事长侯彩凤也建议,要让两岸职工交流模式,能适度提升至各层次实质技术交流、观摩,甚至以竞技PK方式,来提升两岸职工的技能与感情。
规划前瞻产业政策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前提就是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广敏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他还建议,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就业能力;加强就业服务,畅通职工就业信息渠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职工体面劳动。
“大陆和台湾在经济发展中同样都面临产业结构转型的挑战,如果无法朝更高价值产业发展,把一些低成本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当作经济命脉,永远摆脱不了低毛利代工或劳动条件低落的宿命。”中国国民党中常委、中华两岸劳动关系发展协会理事长姚江临认为,两岸政府都有责任规划前瞻性的产业政策,有计划地培养人才并引导企业转型。他还建议,要提高对年轻族群的就业帮扶力道,要做好有前瞻性的产业转型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