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多园”建创新型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0日 更新时间:2012年05月30日 作者:
 【字体:  】【厦门经济】

  【核心提示】

  去年11月,厦门火炬高新区申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列入国家首批41家培育类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名单。以此为契机,火炬以“一区多园”发展战略为基础,创造性提出“一群多园”建设模式,整合创新主体和要素,按照项目、产业链和产业功能分工,建设不同层次的专业园区,形成一个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多个园区的空间布局。

  去年,科技部启动国家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甄选工作。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能够有效整合区域创新主体和要素,是推进区域创新的重要途径。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十二五”期间国家从战略层面对高新区未来发展之路的探索,也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举措。

  号角声响起,全国各高新区纷纷踊跃申报创新型产业集群。据悉,全国31个省区市共申报了74个产业集群。2011年11月,科技部筛选出首批41家培育类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初选名单。厦门火炬高新区申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名列其中。


  独特定位

  海洋高新和生物医药产业相融合


  “创新型产业集聚工程”就是要把“创新”的含义高度突出,将产业集群的模式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创新全球化时代打造一个个充满生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当前,厦门市正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全力打造新兴产业示范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和发展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高度契合了这一要求。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从福建、台湾丰富的海洋资源切入,定位于未来两大新兴产业交叉的生命科学,既区别于山东、浙江、广东三省的海洋高新产业,又避免生物医药产业周期长、全国各地布点多等同质化问题,把海洋高新和生物医药产业相融合,落实到生命科学的领域中,重点发展海洋生物、生物医药、医疗与健康食品三大产业技术领域。

  这一定位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以及业界专家的肯定。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说,厦门对台区位优势突出,有利于构建两岸科技创新前沿合作平台,促进两岸人才、技术、创新资源的合作和交流。国家海洋三所副所长李琳梅认为,厦门发展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有其独特的优势,她说,“一方面,厦门的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方面有一定的产业和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依托两岸合作优势,厦门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上更为得天独厚。”

  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领域,厦门集聚了北大之路、麦克奥迪、瑞声达、蓝湾科技、金达威等100多家高科技企业,建有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制药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海洋与生物制药产值超百亿元。

  除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厦门在该领域拥有国家海洋三所、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中科院城市环境所等科研院所,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7个部省级工程中心,技术力量雄厚,可为集群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厦门建设的两岸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和厦门火炬高新区海西股权投资中心,则可为集群建设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撑。


  创新模式

  “一群多园”,海峡两岸协作互补


  方向明确了,路径、抓手何在?如何发展壮大这一产业集群?

  火炬高新区从自身“一区多园”的发展战略中获得了灵感。厦门高新区到目前为止已在厦门市5个行政区中规划建设了9个园区。据此,火炬高新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群多园”的建设模式,即按照项目、产业链和产业功能分工,建设不同层次的专业园区,形成一个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多个园区的空间布局。

  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方向,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一群多园”奠定坚实基础。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的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基地。该基地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建成2.8平方公里,用来建设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生物医药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台湾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转移中心、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等。

  不仅如此,厦漳泉同城化的历史契机,也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基地向周边地域拓展提供了充足条件。目前,火炬高新区已和漳州市长泰县、诏安县、龙海市以及泉州市永春县就按“一群多园”共建海洋与生命科学集群专业园区,约定建立项目联合招商机制,统一招商优惠政策。

  而整合海峡两岸在海洋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主体和要素、共同建设产业集群是厦门火炬高新区找到的另一把“密钥”。这一思路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台湾业界的广泛共鸣。台湾“经济部”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主任陈启祥表示,台湾非常重视与大陆的合作,也希望利用建设产业集群的契机,与厦门共同策划、建立实质性合作交流机构。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医疗暨健康产业发展协会(医健会)理事长廖国栋表示,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结合台湾的企业、研究机构与协会,共同参与并助推厦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的发展。台湾绿色展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国章说,期待两岸在生物技术发展和科研资源等方面密切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共同发展。

  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已与台湾各界进行了10多次的交流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3月17日,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台湾医疗与健康产业的主要社团——台湾医健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商定在投资、技术转移、产业对接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促成海峡两岸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领域的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按照规划,两岸共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建设两岸共同市场——厦门“三品一械”(健康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交易中心。引进新加坡或香港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建立国际化的准入、溯源、流通、跟踪服务的监管系统,逐步建成质量评测系统和报价系统,最终形成有定价权的共同市场体系。二是共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鉴定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以整合两岸科技成果。


  宏伟目标

  5年后产值千亿,成为主导产业


  海西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的建设,将强势地突出厦门的区域创新个性,使厦门有望成为类似于大连软件外包、武汉东湖光电子、中关村互联网、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后,又一个国内著名、国际闻名的特色产业集群区域。

  积极推动两岸科研机构及大学的合作,特别是把握厦门大学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七个学院整体搬迁至翔安区的契机,探索在火炬(翔安)产业区与厦门大学共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园。

  同时在高新区“一区多园”中的“北大生物园”建立世界首个生物经济孵化器;依托海西股权投资中心,吸引风投、股权投资公司入驻;吸引100名以上的世界优秀的生物医药人才聚集厦门,建立“生物脑库”。

  到2014年,建成纳米技术纯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中试基地和膜法海水淡化产业化基地,实现产值500亿元,成为创新引领的先导产业。

  到2016年,两岸共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2个-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具有两岸区域合作特色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力争实现相关产业产值1000亿元,成为厦门主导产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