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11日讯(海峡同城化特别报道小组记者 易福进 许蔚涵 宋军营)类似思明区在同安打造“思明园”的合作共建模式,拟在厦、漳、泉推广,由三市联合共建产业园区。
“到今年底,合作园区和重点产业共建区方案,将初步形成。”来自厦、漳、泉有关方面的综合消息显示,目前三市正抓紧方案对接、规划探索。
在各自的GDP考量、城市竞争压力面前,厦漳泉正尝试通过共建园区、利益共享,打造跨市域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与产业地带,避免同质竞争、合谋共同市场。
项目解码
三市拟共建“产业园”
早上在厦门的总部开会,开完会赶到漳州工厂,再回厦门。
从事纳米海绵研发、生产、销售的厦门思航纳米科技公司老总林柒建,对如此“两地分居”的经营节奏不再觉得有负担。
“高密度纳米海绵生产,对厂房要求比较高,要五米多高,一般要自己建厂房。”林柒建坦言,公司刚起步,要在厦门拿地建厂比较难;而要吸引人才、市场,又离不开厦门,最后选择“前店后厂”方案——— 总部设在厦门,生产基地设在漳州。
类似这种 “厦门为前店,漳泉为后厂”的区域分工,在此次厦漳泉党政联席会议上,有了新的突破思路——— 共建、共享。
“以制造业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三市制造业合作园区和重点产业共建区。”一参会官员向导报记者表示,以原来一开始强调分工容易产生隔阂不同,这次倡导的制造业“融合发展机制”,首先强调的是融合、共建。
在共建模式的前提下,上述知情官员透露,三地再在产业上进行分工,比如厦门的光电显示、厦漳的半导体照明、泉州的微波通信等国家级产业园区及泉州的光伏、漳州光电等特色产业园区。
对此,厦门大学教授、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唐礼智表示,在三市的交会地带,设立这样的产业园,建立税收等利益共享模式,可降低原来产业合作难的尴尬。
唐礼智表示,其实,不仅在厦门,在泉州也有类似的区区(县)成功合作经验,这次只不过是拓展到“市与市”。
为他人产业带“添砖加瓦”
同时,三市间相互“添砖加瓦”,也提上日程。
就像一度成为厦门支柱产业的“石化”,在厦门进行产业调整后,厦门“十二五”规划拟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规划中,“石化”不再榜上有名。
而在漳州,以古雷石化产业基地为龙头的石化产业,将成为未来漳州经济的重要支撑。
类似这样三市间的“一退一进”、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现象,可望进一步延伸。“经过多年的发展,三市都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重点产业,而在同城化进程中,其它市要做的,就是要推动重点产业对接,共同打造完成的产业链。”有关专家解读,就是在承认他市优势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三市间相互“添砖加瓦”。
联合招商引入“台资”
与上述如何 “分钱”不同,三市如何共同去“找钱”(即联合招商),亦至关重要。而其中,联合承接对台产业转移,被外界更为看好。
目前,厦、漳、泉都有各自特色的台商投资区,也都把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作为自身的招商重点。
“我们没对哪个城市有特别的偏好,关键是选择适合公司的发展土壤。”漳州市台商协会副会长罗青兴表示,厦、漳、泉联合招商,更有利于承接对台产业转移。
在罗青兴看来,有的台商已经觉得,在“厦门开公司,漳州、泉州也要有一家”才叫完整。
事实也是如此,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黄如旭在厦门、漳州都有工厂,漳州市台商协会会长廖万隆,在厦漳也都有工厂。台商在厦、漳、泉三地分别设厂的现象,不在少数。
“金三角,有独到的优势,就是对台,厦泉漳城市地区的土地资源、人才、资本等加以整合,将可更有效承接对台产业转移。”罗青兴如此认为。
导报记者获悉,目前包括共建产业园区、分工培育重点产业集群以及联合招商方面,三市经贸部门等正在联合协商初拟方案,料在今年年底有望初步形成共识。
专家解读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唐礼智教授
不能预设立场,不能不让竞争
产业同城化,核心是形成“融合、竞合”的产业结构,而不是要“单合”,也就是说,最终是要形成有序的良性竞争,减少内耗,而不是“不让竞争”。
在唐礼智看来,以往一谈到厦漳泉产业合作,一开始太过强调产业分工,谁去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谁来做第三产业,最终带来障碍;而未来的同城化中,不能预设立场,要依靠企业的市场选择、倒推机制来推动,最后渐渐形成各自优势的产业带,最终把金三角的整体实力显现出来。
同时唐教授建议,在这一进程中,要走政府搭台引导、企业唱戏推动的路子,比如先推动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整合,企业从中受益,自然跟着“同城化”。
漳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郭伟琳副主任
主角是产业链上的企业
厦漳两地可以首先在石化项目和汽车产业上进行合作,譬如厦门翔鹭和古雷的项目,合作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目前省经贸委确定的三地合作是装备机械制造,但事实上,早在五六年前,厦漳泉三地已开始经济合作。
发展到现在,从纵深上看,产业合作方向进一步明确,如厦漳两地联合共建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从广度上看,多方位开展社会科技协作及产学研科技协作。
接下来,三地之间的经贸合作,政府仍只起搭桥作用,主角还是一条产业链的上下层企业,就以汽车产业为例,漳州作为零部件的生产基地,这样可以节省人工、仓储成本;厦门则以出口销售为主,这样的合作就是双赢。
泉州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方池雄
泉州主动一体化不会吃亏
积极主动采取一体化,对泉州来说不会处于弱势或吃亏地位。泉州富有活力的民营经济、品牌的狼群效应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都需要厦漳泉一体化这个大空间。
厦漳泉城市一体化可以看到的好处首先是“人才共享”。目前的状况是厦门人才济济,而泉州人才缺失,泉州市环境不如厦门好,人才不愿来。一体化后,人才的档案关系、所属单位都在厦门,即使他到泉州工作,拿的是厦门薪水,享受的是厦门待遇。
其次,对于泉州“满天星”一样的大小企业来说,实现“物流厦门”是他们的期待。一体化后,可能会使 “泉州制造”的外运节省开支、减少手续、快速通关。
厦漳泉成为 “一家人”后,可以在厦门招商,泉州、漳州落地,厦门可避免用地紧张、产业链不全的尴尬。
同城差距
1.土地 “千”与“万”的差距
没有相当实力的企业,要在厦门设厂、拿地,有点难。
且不说厦门已把招商目标定位为“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以及各行业的巨头,按照厦门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先志的说法,厦门的1000多平方公里土地,扣除“有主”地和山地,其实已囊中羞涩。
而相比之下,漳州、泉州辖区面积均上万平方公里,可供支配的空间大。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你要发展制造业,没有地,要建‘空中楼阁’?”黄先志说。
2.城市配套的差距
“你要开一个订货会,经销商从全国各地赶来,交通配套、会展配套、酒店配套,缺一不可。”一泉州品牌企业的企划经理向导报记者坦言,厦、漳、泉比较下来,经销商更愿意呆在厦门。
一在灿坤公司工作的高管表示,灿坤漳州的货物要出口,选择的是厦门港,而不是漳州港,“与厦门更近,运到厦门也更便捷”。
在海、陆、空的物流配套上,厦门的全国性网络已初步成型,而漳州、泉州,更多还停留在区域性。
同样,这在人才配套方面,厦门有一定的优势。“先不说厦门有厦大、集大、相关研发机构提供人才支撑,要想引进一些国际化人才,他们也往往首选厦门。”上述企业经理表示,这就难怪一些泉州品牌企业不得不来厦门设总部了。
3.制造业产业链差距
在厦、漳、泉的制造业中,又尤以泉州的制造业最具实力、竞争力。
“厦门可以有戴尔,但并不具备电脑生产产业链。但泉州不一样,类似泉州的体育用品,从研发、采购到加工、生产等,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有关专家表示,正是强大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支撑泉州的GDP要高出厦门许多。
对于漳州,尽管奋力追赶,但制造业底子相对较薄,要形成产业链也并非一朝一夕。但同时,厦门城市的人气、国际化程度,又使得厦门更容易让这些制造业产品 “走出去”,即厦门更具“前店”优势,这点泉、漳难以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