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子”开展精准扶贫 300多名西部贫困县职工集美就业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11日 更新时间:2018年02月11日 作者:
 【字体:  】【人事人才】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应洁 林桂桢 通讯员 郭妮妮)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在位于后溪工业组团的厦门市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球拍生产车间内,工人们仍像往常一样忙碌,在假期前赶制来自全球的订单产品。

  今年50岁的马生辉是这条生产线上的“新员工”。几个月前,通过集美区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对口帮扶”劳务合作平台,马生辉从远处内陆的家乡来到2000多公里以外的滨海之城,在集美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现在,他和妻子一起在新凯复材上班,两人每月可以分别拿到四五千元的收入。两口子觉得新工作挺不错,马生辉说,春节后准备把自己的大儿子也介绍来这家企业面试。

  和马生辉一样,通过集美区与和政县的“对口帮扶”,截至去年12月,已有361人从和政县来到集美的企业就业,实现劳务对接、精准扶贫。

  贴心服务 为回族员工专门开了个食堂

  马生辉是集美区与和政县劳务输转的首批人员。去年10月份,集美区临夏州和政县劳务合作站正式成立,进行人力资源合作对接,和政县正式成为集美区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新凯复材作为集美区用工需求“大户”,成为全区第一家接收和政县劳务人员的企业。当月,马生辉就与首批100多名老乡一起,坐上了开往厦门的火车。

  与马生辉同批来到厦门的还有22岁的马秀兰,马秀兰夫妇也是“夫妻档”一起在新凯复材工作。对企业而言,这种“对口”集中引进劳动力的方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用工之渴。

  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沈辉雄告诉记者,此次从和政县引进的员工一共有4批200名,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企业的用工缺口。无论对劳动力输出地、输入地政府而言,还是对用工企业、员工,都有好处,实现了“多方共赢”。

  为了留住这些远道而来的员工,企业和政府都想方设法“贴心服务”。比如,新凯复材专门为和政县的员工准备了宿舍,对于夫妻档在外租房的,每月也有房租补贴。

  考虑到从和政县来的员工大部分是回族,企业还特别开办了一个可供200人同时用餐的清真食堂,连厨师也都是从临夏州聘请的,让员工们吃住都安心。

  精准扶贫 激励用工提升“造血”能力

  劳务对接合作,只是集美区对口帮扶和政县开展东西协作的内容之一。去年8月,集美区与和政县签订了扶贫协作协议,从基础设施建设、劳务对接、贫困村综合扶贫开发、商贸旅游、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开展扶贫合作。

  集美区的“精准扶贫”不仅要为和政县“输血”,更要帮助贫困地区激发自身“造血”功能。为其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培训,就是提升“造血”功能的重要举措。

  集美区实施了一系列劳务对接、对口帮扶的激励措施,比如对临夏州贫困对象、就业困难人员来集美务工的,给予每月额外500元补贴,并全程报销路费。此外,集美区还奖励企业接收和政县员工、开展岗位培训,并且尝试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推动集美区职业技术学校与和政县职业技术学校、集美区辖内企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让和政县学员毕业后可直接进入集美辖内企业工作。

  另外,和政县学生入读集美职校也有优惠政策。来自和政县的学生不但可免费入读集美职校,2年就读期还可享受每年2000元国家助学金,并可申请10000元生活补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