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6日 更新时间:2013年03月06日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文明传播】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晓菁)日前从福建省综治委传来喜讯,在2012年全省群众安全感调查统计排名通报中,思明区社会治安满意率位居全省各县(区、市)第一名,是全省唯一连续四年位列前十名的县(区、市),思明区委政法委也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思明,这个厦门的中心城区,以不到全市20%的警力完成全市近40%的破案指标和45%的刑民事案件、纠纷调解数量,未发生重大不稳定事件,连续10年获得市综治考评第一名,社会治安满意率保持在96%以上,为辖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平安“围墙”。
【加大投入】
2460个探头守护全区
小区里、马路上、店门口、角落里,在思明区,2460个探头如同一只只“天眼”,不知疲倦地日夜守护着街道、社区,让不法之徒胆战心惊,让辖区居民安居乐业。
平安是民生的基础。思明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综治和平安创建经费投入,2012年共投入1.28亿元,建成分局办证大厅、治安报警指挥中心(治安110),完善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城管110)、推进民生事务服务中心(民生110)等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据悉,思明区去年还专项投入1000万元建设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投入90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开元、鼓浪屿等派出所治安报警监控系统建设。
【重点整治】
城中村变身温馨小区
路灯为夜归的人照亮了回家的路;崭新的灭火器为租户们提供了安全的保障;24小时的义务巡逻队员让居民一夜睡得踏实……思明区昔日脏乱凸显的7个城中村,如今变成了温馨舒适的新小区,居民们过上了舒适而恬静的生活。
让“城中村”脱胎换骨的是思明区持续多年的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工作。为了确保辖区的稳定,居民的平安,思明区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突出问题,开展各类专项整治,不管是辖区居民还是外来游客都觉得很有安全感。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在思明区环岛路周边、莲前街道辖区沿海线等省市区重点整治区域,私渡案件同比下降33.3%,拎、扒、盗等案件同比下降20%。
【改善民生】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
在松柏路牡丹园小区里,不仅有民警、协警的全天候覆盖、物业保安的24小时巡逻,还有老年巡逻队的不定期巡逻,加上无处不在的监控视频,辖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处于“掌控”之中,从2005年至2012年,小区连续8年年度无发案。
“自从搬进了这个小区,我们太有安全感了,再也不用担心丢这丢那了。”家住松柏路牡丹园小区的小陈提起小区的治安,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牡丹园小区只是思明区强化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亮点。以推进省级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为契机,思明区不断强化管理创新,着力培育工作品牌。
围绕和谐社会建设,思明区大力培育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新成立了区医患纠纷调委会、鹭江街道异地商会调委会、鼓浪屿景区调委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37个;精心培育“无讼社区”、“无讼校区”、“无讼景区”、“无讼商圈”、“无讼行业”等五大“无讼”品牌。全省首创“民意365”民声直通车服务,全年无休受理民意诉求。
思明区还率先出台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办法,构建见义勇为人员表彰奖励、负伤救治等八大优抚体系,安排305万元成立见义勇为基金,牺牲人员抚恤金提高到50万元。
【化解矛盾】
4400人奋战在调处战线
“小潘业务素质高,又极具亲和力,处理起民间纠纷来,是得心应手。”提起小潘,梧村街道的居民们都连声称赞她“巾帼不让须眉”。居民口中的小潘就是思明区司法局梧村司法所曾荣获“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的潘一君。
在思明区调处纠纷的前沿战线上,奋战着不少像潘一君这样的“布衣法官”。他们用智慧、真诚和爱心,成功化解了一桩桩影响和谐稳定的大事小情,为当事人解决了一个个法律难题。
让矛盾纠纷消失在萌芽状态——这是思明区平安建设的诉求。为此,该区全面推进各项平安创建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深化平安宣传,筑牢工作基础,提高基层预防、发现、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切实提升平安创建知晓率。
目前,思明区10个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96个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街、居两级维稳信息员等“三支队伍”人员达4400余人。思明区还组建社区老人义务巡逻队、党员义务巡逻队、专职护村队等多种形式群防群治队伍130多支,总人数3800余人,覆盖96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