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0日 更新时间:2012年11月20日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文明传播】
鼓浪屿朝着“世遗”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17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下简称《预备名单》),鼓浪屿名列其中,从而获得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正式身份”。据介绍,此次更新的《预备名单》共有45处遗产地入选,除鼓浪屿之外,厦门与南安共同申报的“闽南红砖建筑”也名列其中。
为了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国家文物局于今年组织开展了《预备名单》的更新工作,经组织专业机构和有关专家对各地提交的申报项目进行专业评估 ,最终形成了重新确定的《预备名单》。
对于进入《预备名单》的遗产地项目,国家文物局要求有关地方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参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管理;深入开展预备名单项目的突出普遍价值和对比分析研究,完善保护管理法规、规划,提升预备名单项目展示水平,改善环境景观,健全保护管理机构,加大经费投入,严格控制遗产区和缓冲区内的建设活动,维护预备名单项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奠定扎实的基础。据介绍,《预备名单》实施动态管理,每五年调整一次,进入《预备名单》的遗产地项目如因保护管理不善,致使遗产价值受到损害,国家文物局将酌情予以警示,或将其从《预备名单》中除名。
鼓浪屿力争2016年申遗
进入国家《预备名单》,标志着鼓浪屿申遗进入了全新的里程。
记者了解到,正式列入《预备名单》后,鼓浪屿申报“世遗”的最快时间点应该在2016年,因为2013年至2015年我国申遗的项目已基本明确,分别为云南哈尼梯田、京杭大运河和陆上丝绸之路。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叶细致告诉记者,鼓浪屿启动申遗工作已有四年时间,鼓浪屿作为文化遗产地的价值优势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国家文物局对鼓浪屿申遗所做的工作给与高度肯定,在新《预备名单》的45处遗产地中,鼓浪屿的申遗基础较为扎实、其作为遗产地的价值和唯一性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的一致肯定,因此鼓浪屿成为了国家文物局优先向世界文化遗产组织报备的遗产项目之一,“我们将力争鼓浪屿能在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叶细致表示,接下来,鼓浪屿的申遗工作将深化对鼓浪屿文化遗产全球性突出普遍价值的研究,邀请国内外专家对鼓浪屿申遗的核心价值进一步研究提炼,使鼓浪屿作为文化遗产的唯一性更加突出,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让鼓浪屿对人类的成就和贡献进一步显示出来。“列入《预备名单》,也使我们的申遗工作要进行转型了。”叶细致介绍说,鼓浪屿申遗接下来要转入“国际阶段”,更多地在国际上亮相,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了解与合作,让鼓浪屿能够得到更多的国际专家的认可,为鼓浪屿向世界文化遗产发起冲击奠定坚实的基础。
鼓浪屿申遗,核心要素点(重点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及环境整治是关键。叶细致表示,鼓浪屿申遗的核心要素和环境要素离《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尚有距离,鼓浪屿现在仍有不少违章建筑,岛上商业氛围过浓,人流量复杂,这些因素对鼓浪屿申遗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按照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和要求,对鼓浪屿的各核心要素进行修缮,修旧如旧,恢复其历史原貌和功能,同时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力度,使鼓浪屿恢复原有的气质和风貌。”
【相关】
厦门南安联手申报闽南红砖建筑群进入世遗预备名单
作为福建土楼、土堡、红砖、灰砖四大民居建筑之一,闽南红砖古厝是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在国家文物局新公布的《预备名单》中,厦门和南安联手申报的闽南红砖建筑群榜上有名。
据介绍,闽南红砖建筑主要分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在台湾以金门最为集中。这种建筑以三间张双落大厝为基本单元,大量使用红砖红瓦,广泛应用白色花岗岩做台基阶石,屋顶多为两端微翘的燕尾脊,壁、廊、脊等细部装饰十分精致,不仅外观独特,而且在装饰与色彩纹样等方面都与其他区域的建筑截然不同,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厦门入选的申遗点,为翔安区大嶝田墘古建筑群,而该建筑群以正在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金门县政府旧址为重点。
田墘古建筑群包括县政府总部、文书房、保安队队址、县政府会议旧址、县政府盐兵楼、国民党金门县党部、国民党金门县党部书记处共7处12栋建筑。与厦门捆绑申遗的,还有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它坐落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俗称“漳州寮”,布局严整,规模宏大。与鼓浪屿相比,闽南红砖古厝列入《预备名单》显得低调得多,记者了解到,选点考察工作的摸底调查从去年2月底就已开始,全省筛选出了50多个红砖建筑的片和点,专家们首次考察后,又从中筛选了10多个候选点。今年3月下旬,福建有关部门借国家文物局对《预备名单》进行调整的契机提交了项目申报。
【新闻背景】
我省五个项目入围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从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了解到,45项不同类型文化遗产,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于17日正式公布。
据介绍,列入新名单的45个项目分布于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涵盖了古建筑、考古遗址、文化景观、农业遗产、工业遗产等多种文化遗产类型,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中,福建进入新名单的文化遗产是:
海上丝绸之路(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泉州市、福州市、漳州市,山东省蓬莱市,广东省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闽浙木拱廊桥(浙江省泰顺县、景宁县、庆元县;福建省寿宁县、周宁县、屏南县、政和县);鼓浪屿(福建省厦门市);三坊七巷(福建省福州市);闽南红砖建筑群(福建省厦门市、南安市)。
2006年,国家文物局重设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含35个项目)。由于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工业遗产等新的遗产类型在世界遗产申报中日益受到重视,国家文物局决定尽快更新预备名单,尽量吸纳遗产价值突出、保护管理状况良好的遗产项目,以充分发挥预备名单作为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储备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