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步行系统开始规划 厦破解交通三难有新招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0日 更新时间:2012年09月20日 作者:
 【字体:  】【文明传播】

  台海网讯 据厦门电视台报道,市委市政府近期针对就业、就学、衣食住行六大民生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其中针对破解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问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这些措施落实的情况如何,交通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让我们跟随调查的步伐,了解交通“三难”的解决情况以及市民群众的建议。


  破解行车难:在交通拥堵点建下穿通道


  行车难问题的一个主要症结就是城市道路的节点拥堵问题,调查分析显示,目前,仙岳路SM路口,东渡路与仙岳路交叉口等10个路段,已成为行车难的主要堵点。为有效缓解行车难,规划、市政部门提出了改造方案,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在东渡路和枋钟路建设两条下穿通道。其中东渡路下穿通道是从东渡路大榕树起到东渡公交车站。北往南方向的通道规划为2车道,下穿仙岳路、东渡港区北通道、南通道交叉口,全长1250米;南往北方向通道也是2车道,下穿东渡港区北通道和仙岳路交叉口,全长735米。设计人员说,为了减少占用路面空间,两个通道在设计上采用一长一短。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工程师傅重龙在介绍下穿通道工程时说:“下穿通道出入口的位置占用的道路宽度比较宽,如果放在同一个位置出入的话那个位置会形成一个交通瓶颈,主要是因为这个道路两侧建筑都已经形成,道路拓宽没有条件,错开的话我们一方面出岛方向的减短,本身的造价就减少一点。”

  根据规划,除了今年要开建这两条下穿通道外,接下来,厦门岛内的鹭江道、体育路、斗西路等其它8条道路也将采用下穿通道的方式实施交通改造。

  对下穿通道的建设,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朱奖怀表示:“从造价上我们认为下穿的造价比较高,对于城市的节点交通影响比较大,在工程改造过程中我们认为,还是要秉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请专业的单位来进行论证,只要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破解停车难:建利用率高的机械式停车楼


  近几年,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停车难以及由此导致的乱停车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城市交通的突出问题。缓解停车难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停车位,而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面前,空间利用率高的机械式停车楼成为了首选。

  去年10月,我市第一座机械式智能停车楼——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智能立体车库正式投入使用。200平方米、200个车位,在寸土寸金的市区,机械式停车楼显现出了它独特的空间优势。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林勋表示:“整个车库才两百平方米,我放两百多部车子,这在哪里都不可能做到的,这个停车楼对缓解停车难是非常好用的。”

  为了破解停车难问题,我市加快了建设机械式停车楼的步伐,去年又有两座机械式停车楼陆续开工建设,其中江头停车楼已经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预计10月底就能正式对外开放。第一医院上古街停车楼,也将在明年10月份投入使用。此外槟榔公共停车楼,市委党校旧校区北侧地块停车楼以及篮球场停车楼,已完成立项及机械式停车设备采购。万寿路南侧公共停车楼,档案馆公共停车楼,市中级法院、检察院停车楼等11个停车设施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这16个停车设施建成之后,可以为我市新增5426个停车位。


    破解行路难:全天候步行系统开始规划


  在破解行路难方面,早在2007年,市规划局就已经开展城市步行系统研究和自行车系统规划、公共自行车系统研究等规划项目,在城市建设中逐步关注行人、骑自行车出行环境,建设慢行系统。而其中的6条全天候步行系统也已经提上规划议程,分别是:禾祥西路、仙岳山-火车站、筼筜湖-台湾街(天地湖)-SM商业广场-观音寺、海湾公园-老铁路-厦大白城、万石山(农科所)-五缘湾、纪念碑片区。

  有关方面表示,如果慢行系统逐渐被市民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车主加入慢行队伍,交通拥挤不堪的状况或许也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