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首部喜歌剧下月上演 闽南式幽默让您笑不停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7日 更新时间:2012年02月27日 作者:
 【字体:  】【文明传播】

  厦门的舞台将第一次上演喜歌剧。昨日下午,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和厦门爱乐乐团,为全新推出的喜歌剧《帕老爷的婚事》在爱乐岛·音乐厅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新闻见面会。执导该剧的“鬼才导演”李卫,在记者和观众的面前,请来货真价实的法官和律师,与剧中的演员们打了一场热闹而令人爆笑的官司,为即将上演的喜歌剧来个“大热身”。据悉,该剧将于3月2日、3日晚在厦门工学院首演两场,随后将在3月6日和8日亮相厦门大学科艺中心,为市民公演两场。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极少数的民办歌剧艺术机构,成立仅一年多的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已推出三部歌剧作品,前两部歌剧——中文版西方经典歌剧《茶花女》及校园版民族歌剧《紫藤花》在去年1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歌剧节上摘得四项大奖,震撼了国内歌剧界,而其不受旧体制约束的民营“歌剧中心”模式,更受到国内艺术界的关注。郑小瑛教授表示,民营歌剧艺术机构非常需要政府扶持与社会支援,厦门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歌剧艺术发展。

  “这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意大利喜歌剧,充满了爆笑元素。”新闻见面会上,正当李卫为记者和观众介绍剧情的时候,一伙人却在音乐厅外“乒乒乓乓”地大打出手,由于效果太逼真,不明就里的观众差点儿拨打110报警。原来,即将登场的《帕老爷的婚事》就是从这样的场景开始的:意大利老富翁唐帕斯夸勒(帕老爷)将他的新婚妻子、他的侄子和私人医生一起告上了法庭,围绕骗婚和财产纠纷,双方在法庭上唇枪舌剑……诙谐的剧情,超搞笑的表演,无厘头的对白,使该剧顿时引发了观众的兴趣。


    喜歌剧融入不少“厦门元素”


  据介绍,《帕老爷的婚事》是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采用剧作家卡玛拉诺的脚本,于1842年创作完成的一部喜歌剧,在随后的近两个世纪里,该剧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经久不衰。1990年,由郑小瑛教授执棒,该剧在国内首演。20多年后,“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重新创排该剧,郑小瑛教授将该剧剧名更直白地译称为《帕老爷的婚事》,并融入浓浓的“厦门风味”,让市民能够不出厦门就可欣赏到充满魅力又平易近人的喜歌剧。

  郑小瑛教授介绍说,一改以往正歌剧、大歌剧的端庄与严肃,喜歌剧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很有娱乐性。为了让“帕老爷”入乡随俗,经过导演李卫的巧妙构思,剧本模糊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包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融古今中外喜剧元素于一身,全剧对白充满了地道的闽南方言、市井俚语,而手机、电脑、网络、微博等现代生活元素也加入其中,西方的打情骂俏结合传统的闽南式幽默,再配以生动犀利的网络语言,使得全剧噱头不断、保证笑翻全场。


  “鬼才”导演出身厦大会计系


  “看喜歌剧就该放声大笑。”享誉国际的导演李卫被歌剧界称为“鬼才”,正是他的奇思妙想让这部喜歌剧充满了“笑果”。在昨日的新闻见面会上,李卫深情而幽默地谈起了他与厦门的不解之缘。原来,李卫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开过火锅店、当过保安,后来改行做歌剧导演,他不仅能看谱、会唱歌剧,而且精通英法意文。李卫告诉记者,执导《帕老爷的婚事》是自己第二次和厦门“谈婚事”,第一次是2008年,他带着自己的团队在厦门演出《费加罗的婚礼》。

  李卫表示,这部歌剧非常讲究环保,“中国是舞台上浪费资源最严重的国家,现在全世界的歌剧院都很少再做豪华布景了,西方很推崇我们传统的简约布景艺术,而我们却忙着学习他们打算丢掉的东西。这部喜歌剧就着力于让观众通过简约布景领略更丰富的内涵和意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