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2日 更新时间:2011年11月02日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文明传播】
作为我市今年“五大战役”民生工程项目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重要内容,42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将于本月全面展开建设,计划于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这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总共能容纳十多万人。
市地震局局长毛松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市还会不断建设新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目前,市地震局正在着手编印《地震应急疏散场所指南》,标明各个疏散场所的位置和到达疏散场所的路线。市民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根据小册子找到最近的疏散场所。
我市首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厦门大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于10月31日率先建成,并成为全市的示范样板。昨日下午,市地震局在厦大组织现场观摩会。
地震疏散场所是当地震来临时,供居民临时躲避地震灾害的场所。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则不同,它要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向住所遭到地震破坏的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医疗等保障,能够起到迅速安置灾民的作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要配套建设应急棚宿区、应急医疗救助站、应急供水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简易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等设施。以厦大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例,它就可以满足3000人10天的应急避难需求,紧急情况下可以容纳5000人。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很有讲究,既要有开阔的空地能够容纳受灾群众,又必须具备一定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厦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就选址于东苑运动场。这里位于校园中心,地势较高,不用担心潮水威胁,排水设施完好,交通便利,周边生活设施齐备,紧邻学生宿舍、食堂、超市,有近5000平方米运动场地可供设置帐篷。西侧勤业餐厅门前十字路口及南侧三家村十字路口是厦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主出入口,芙蓉2和芙蓉4宿舍之间的通道,及芙蓉餐厅通向东苑运动场的道路作为次入口。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入口附近都设置了蓝色的指示标志牌。
应急供水系统
震害来临时,保证受灾群众用水是重中之重。厦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了应急供水系统,确保棚宿区的供水需求。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东苑运动场的南北两端都安装了一排水龙头,一拧开就有自来水哗哗地流淌出来。厦大新建了供水管网,把两个水源接到了棚宿区周边。除了校园已有的生活给水管网,还有一个是芙蓉10和芙蓉12宿舍之间的一口大水井。这口水井直径4米、深15米,配上抽水泵每天可以供水1000吨。
应急棚宿区
应急棚宿区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最重要的功能区,是灾害来临时,受灾群众的临时住所。东苑运动场的水泥篮球场和周边的草坪就是应急棚宿区了,总面积达8200平方米,紧急情况下可容纳5000人。
应急供电系统
强烈地震往往会破坏供电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实现应急供电的功能。厦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配备了两台煤油发电机。第1台为芙蓉湖与逸夫楼间的发电机,功率300千瓦;第2台为位于东苑餐厅的原有发电机,功率30千瓦。应急配电箱就设在棚宿区十几米外。
应急指挥中心
厦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还设置了应急指挥中心,位于芙蓉12公寓楼一层的管理室。中心配套有避难所功能分区图、组织机构指示图,还有广播、应急照明、无线通信等设施。
应急垃圾储运
厦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生活垃圾投放点位于棚宿区西北侧的公路边,按每户10升垃圾标准,每日产生活垃圾10000升,离棚宿区5米外,占地4.0平方米设置,每日定时外运处理生活垃圾。
应急厕所
应急厕所位于芙蓉2宿舍和东苑运动场之间,距离棚宿区也就十多米。应急厕所是两个简易的帐篷,设有明显的应急厕所指示标志牌。应急厕所内设置的是暗坑式蹲厕,每个坑位没有陶瓷马桶,只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坑洞,上有水泥盖板,坑洞下是一条排水沟。厦大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应急厕所按300人一个坑位的标准建设,平时上敷盖板,加铺草坪,是看不到的。当紧急情况发生需要启用时,只要搭起帐篷,揭开草皮和盖板就可以使用了。
应急医疗系统
厦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医疗救助中心位于后勤综合楼一层现联通营业厅,设有应急指示标识牌。启用时,厦大医院将派救护车、医疗人员到棚宿区旁的指定地点紧急救治。
应急物资供应
受灾群众被转移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后,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和饮食从哪里来呢?记者了解到,厦大与紧邻东苑运动场的超市签署了保障协议,超市中瓶装水、食品、衣被等生活用品保证优先供给避难救助。
●文/厦门日报记者 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