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2日 更新时间:2011年03月22日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文明传播】
厦门商报讯(记者 赵琳)这几天,市民罗海燕天天关注着厦门日报有关“市委市政府惠民利民举措项目”人民建议征集的报道。她还把征集的相关信息告诉在厦门有投资的海外亲友,让他们也来出谋献策。罗海燕只是我市积极参与征集活动众多市民的一个缩影。
“将市民的事情交给市民参与”。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扩大惠民、利民的举措和力度,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集中推出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项目。为了更广泛、更直接、更具体地听取广大市民意见建议,从3月14日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联手厦门日报开展了“市委市政府惠民利民举措项目”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建议。短短一周时间,网站点击浏览量达到52709人次;共收到市民建议3607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3月18日晚到厦门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更是将征集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重民意、集民智、聚民心。此次征集活动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关切民意、问需于民、民主决策、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生动展现了广大市民热爱厦门、共建家园、积极建言、踊跃献策的热情和智慧,达到了凝心聚力的效果。厦门再次展示了全国文明城市的独特风采。
征集方式便民 社会反响热烈
此次征集创新了传统征集渠道,市建议征集办联手厦门日报开通了手机短信平台和厦门网专栏等两个新型渠道,契合现代生活的新方式,便于随时随地提交建议。通过媒体的有效宣传和互动,群众的关注度、信赖度、接受度均较以往有大幅度提高,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多家知名网站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纷纷对活动转载报道,百度词条搜索量达到数万条。
由于征集活动根植于群众、深得人心,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并给予高度赞誉,认为市委市政府“很给力”,“收获的不仅是建议,更是民心”,为党委和政府树立了良好形象。活动也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民主热情,更有效促使党政部门形成虚心纳谏的良好习惯,同时为政府部门决策科学化提供智力资源和依据,避免了决策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将全面促进厦门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市民建议实在 紧扣民生话题
活动中,许多市民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所提建议大都紧贴切身感受,紧扣民生话题,紧跟我市“十二五”规划和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大局,积极为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惠民利民举措项目出谋划策。
交通、住房、就业等方面建议居于前三位,占比超过三分之二。按建议类型划分:交通占30.8%;住房占29.6%;就业占7.8%;就学占6.5%;就医占5.6%;治安占5.3%;菜篮子占1.8%;食品安全占1.7%;米袋子占0.8%;其他占10.1%。
不少市民对岛内外交通规划、公交线路优化、保障性住房建设、老旧住宅区改造等予以热切期盼,对盘活岛外开发区、加大自主创业扶持、推进公办幼儿园开办、平衡岛内外教育资源、完善社区医院布局、增加医疗保险投入等予以较大关注。一些建议人所提建议很具体,并就建议的操作性进行论证,为城市建设发展想主意、出点子。目前市建议征集办已对市民所提的建议全部进行了整理归类、汇总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