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志愿红”聚焦老年群体 将敬老服务不断细化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3日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23日 作者:
 【字体:  】【文明传播】

近年来,社区养老问题愈加引发关注。在爱老敬老中华传统美德和志愿服务精神的引领下,不少志愿服务组织、项目将敬老志愿服务不断细化,有的专注老人吃饭问题,有的致力于为慢性病老人提供诊疗、日常健康管理保障……经过多年摸索与发展,这些志愿服务日渐成熟,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发展社区养老之路上,志愿红光彩夺目。

故事一

  幸福大食堂  爱心接力站

  一粥一饭,饱的是胃,暖的是心。“爱心素食午餐”五美社区近邻幸福大食堂志愿服务项目致力于缓解社区老人吃饭难题,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效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花样多口味好受欢迎

  翔安区马巷街道五美社区老年人占比近30%,“空巢老人”不少。为进一步推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解决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吃饭难”,社区以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幸福院为契机,链接各方资源,发起建设近邻幸福大食堂志愿服务项目,成立近邻幸福大食堂志愿服务队。食堂供应素食,菜色丰富、口味好,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这个项目的背后,是一支强有力的执行团队和一套健全的机制。食堂里特别设置的意见箱就是项目精细化运营的一个缩影。用餐老人可对餐食提出建议,志愿者会根据他们的建议及时进行菜品口味、品类调整。不仅如此,项目还通过老年人协会汇报、召开志愿大会等方式,吸纳居民建议,开展工作总结等,不断推进项目规范完善。

  积极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近邻幸福大食堂不只重视餐食,也重视服务质量。项目积极学习借鉴各类爱心餐厅的运营、服务经验,定期邀请厦门市雨花斋免费互助餐厅资深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食物处理、服务礼仪、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服务技能培训。

  在团队建设上,项目委托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专职人员建立志愿者档案,做到人员有登记、服务有痕迹。在分工上,项目按照每人特长及实际安排等制定值班表,每天安排6名志愿者当班,记录服务情况,并进行考核。据悉,新加入项目的志愿者需经过一个月试用期的考核。为了激励志愿者,社区老年人协会结合义工的出勤率、互评表,于年终评选出最佳志愿者并进行表彰。

  传递爱老敬老理念

  这座食堂不仅让老人们吃饱吃好,还像个“爱心接力站”,不断向外传递爱老敬老理念和志愿服务精神。社区将近邻幸福大食堂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实践基地,在重阳节、寒暑假等重要节点,邀请居民到食堂参加活动,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导青少年珍惜粮食、孝顺长辈。

  多年来,在项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参与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自发以“每日一捐”的方式为近邻幸福大食堂助力。近五年来,近邻幸福大食堂共开展服务1516次,参与志愿者共100人,服务对象10572人。

  名片

  五美社区近邻幸福大食堂志愿服务队

  成立于2017年10月,秉持“以善筑爱 幸福五美”的服务宗旨,打造“近邻520”的活动品牌,从最开始的10人筹备组发展到现在106人的固定规模,带动360名流动义工,形成一支有温度更有力度的服务队伍,开展“温暖邻里情”系列活动,将受惠面扩展到整个翔安区的老年人。近五年来,队伍累计送出18000多份爱心午餐,掀起爱老敬老志愿服务之风。

  故事二

  助老防控慢病  提升晚年质量

  在吕岭社区,慢性病患病老人成为社区志愿者重点关注的对象。依托社区益邻志愿服务队,“健康来敲门,幸福你我他”——吕岭社区助力健康管理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项目通过健康义诊等活动,提升老年人慢性病管理意识与能力,实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提升银龄晚年生活质量。

提升老人健康管理能力

  据介绍,吕岭社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1510人,其中慢性病老人677人。老旧小区电梯、道路等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给部分老年人外出就医、监测增添了障碍。不过,随着“健康来敲门,幸福你我他”——吕岭社区助力健康管理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这些问题得到了缓解。

  自2017年起,项目链接周边医疗资源,为慢性病患病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家门口常态化中医结合的义诊服务;为居家困难的老人提供入户监测和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为紧急慢性病患病老人提供紧急救援;培训志愿者掌握基本的慢性病知识和监测技能,开展健康讲座和慢性病知识宣传。

  “家门口很方便,我都知道每月哪几天会有义诊!”有老人说。据统计,项目累计提供入户慢性病监测服务达295人次,开展慢性病知识讲座12次、慢性病知识宣传活动8次,累计服务人次达8587人,建立1508份健康档案。项目还帮助识别出128位患病老人为高危群体,并由在职医生志愿者入户为健康异常的居家困难老人提供用药指导、咨询等,增强其保健意识和预防意识,提升居家安全保障,减轻家属照顾压力。项目还帮助283位慢性病患病老人养成了日常监测习惯。

  近年来,社区老年人的日常风险预防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普遍得到提升。

  形成老人健康照护手册

  从2017年发展至今,项目志愿队伍从8个人发展至105人,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化。每月一次的流动义诊服务已覆盖吕岭社区的温莎公馆、吕岭花园、金盛花园、彩虹花园、泰和花园、太微花园、泰和大厦等7个小区,影响力不断扩大。

  志愿者从哪里来?项目常年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招募志愿者,同时定向邀请专业志愿者加入,让其发挥专业专长,提高服务质量。

  在规范化管理和志愿者嘉许激励上,项目也摸索出了一套完善的机制。项目协助志愿者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注册、帮助记录服务时数;开展季度例会,进行服务总结;制订月度、年度服务计划;提供手套、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做好宣传等。

  项目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接下来,项目将为慢性病患病老人提供更精细的服务,形成健康照护志愿服务操作手册,惠及更多老年朋友。

  名片

  吕岭社区益邻志愿服务队

  2017年7月正式成立,由社区居民、退休医生贺荣辉发起。队伍以全心全意为慢性病患病老人保驾护航为宗旨,主要开展健康管理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其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随着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如今队伍已有志愿者105名。(来源:厦门文明网  海西晨报记者陈佩珊)






关闭窗口